▽
以德报怨,这算是天朝子民最认可的一个美德了,所以随处可见被这四个字引导的行为。
8过小安想带大家来看看孔夫子的原话:“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有木有发现,人老人家可不是说别人打了你的左脸,你还得带着满满的爱把右脸伸过去哦。
在孔子的观念里,“恨”是可以,也应该存在的。
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情感都是爱恨交加的,只是我们只允许爱的存在,不允许恨的存在。看上去是正能量满满,实际上这只会导致越爱越艰难、越爱越应付了事、越爱越疏离。
因为,恨没有被表达,爱就没有存在的空间。
白静有一段时间特别恨自己的老公,老公处在创业期,几乎不睡觉就不回家,有时她打电话也找不到人,难得见一面也几乎零交流。
可每当有恨意的时候,她又特别自责:老公忙的没白天没黑夜的,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吗,钱一分没少往家里拿,自己居然还不体谅他!然后她努力要求自己去理解老公爱老公。结果越想越爱不起来,看见老公就无名火起。
一次老公前脚刚出国,孩子就生病住院了,一个人跑前跑后的白静怒从心起,在家狠砸了一堆盘子之后一发不可收拾,稀里哗啦地把对老公的怨恨全哭了出来,可说是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。
说也奇怪,一觉醒过来,她突然感受到很久没有的平静,接到老公关心孩子的电话,还莫名多了一份幸福感。原来自己一直努力维持的爱的感觉,是在彻底的恨过之后才出现呀。
恨也好,爱也好,其实都是人的一种情绪,并无好坏之分。
但正如一个水杯,如果不把里面原有的东西倒掉,是根本装不了新的东西的。所以,如果我们不能正视“恨”,只是把怨恨、愤怒、伤心这样的负面情绪压下去,那就根本不可能有“爱”,所有善良的行为都会带着压抑和委屈的感觉,都不会长久,最终渐行渐远。
问题是,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“恨”呢?
有几个步骤:
首先就要允许自己内在那些被贴上“错”的标签的感受和需要的存在,看见它们的合理性才能进行后续动作。
找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式,比如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痛快哭一场。注意:情绪的宣泄仅仅是前奏,后期一定要有理性层面认知改变,才能带来真正的接纳和治愈。
我们最习惯的是用埋怨、批评、指责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,这种方式其实很难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出去。
所以,我们要采取“非暴力沟通”来表达,就是只表达感受,比如伤心、愤怒,不评判对方的想法,比如“你就是自私”,更不对对方提要求,比如“你就应该给我打电话”。
コメントを残す